7月21日,記者從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以下簡稱長沙超算中心)獲悉,該中心依托國產“天河新一代”超級計算機的強大算力,聚焦“算力+應用”雙輪驅動,持續優化算力生態,在基礎科研、產業升級和數字政府建設等領域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算力水平穩居國內領先、國際先進行列。
長沙超算中心由湖南省投資建設,由湖南大學運行管理,國防科技大學提供技術支撐,是全國第三家、中西部首家國家超算中心。中心高性能計算部副部長伍勇安介紹,現有“天河新一代”主機系統峰值計算性能可達200P Flops,人工智能算力可達1000P Flops。中心累計開發、移植和適配開源軟件300余款,“天河”圖計算技術蟬聯2024、2025年度Graph500小數據圖計算能效榜單全球冠軍。
中心堅持以算力服務為核心,以算法和算據為抓手,深耕“超算+”場景。在人工智能領域,建設有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借助DeepSeek開展了大模型在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智慧文旅等多場景創新應用,打造了湖南省首個城市級應用CS-DeepSeek;在航空工業領域,支撐山河星航“阿若拉SA60L”輕型運動飛機氣動設計,促使一套全工況氣動模擬時間從幾周縮短至數小時;在數字政府建設方面,支撐湖南建成全國首個省級自然資源全要素市場平臺,新開發了智慧選址系統,首創了“AI 智能引導+深度選地+三維建模”服務流程,運用實景三維、大數據等技術,為項目單位提供一站式選址解決方案,累計為4249個項目提供選址支撐,引導175個重大項目優化選址,節約集約用地3.98萬畝。
湖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主任李肯立表示,下一步,中心著力加速構建國產計算生態,積極打造湖南特色軟件競爭力。同時,不斷加強自身能力建設和全力拓展應用場景,著力提供國際一流的算力服務,形成一批示范應用案例。“我們會以綠色智能計算為抓手,推進‘超智融合’(超算和智算融合)創新發展。”他說。
(文/俞慧友 江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