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委政法委牽頭,公檢法司“一把手”輪流主持召開“法企面對面”座談會,主動傾聽民營企業家“吐槽”,并對企業家反映的問題進行交辦、督辦;法院、檢察院系統出臺系列優化營商環境方案和指引,推動優化營商環境評價“市場退出”“解決商業糾紛”兩項指標分別排名全省第一、第二;主動邀請企業反映問題,對涉企行政執法線索跟蹤辦理……
2024年以來,湖南省株洲市堅持以法治化為核心驅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政法各單位聚力打造“制造名城·法企面對面”特色品牌,以更開放、更主動的姿態全力解決企業痛點、堵點難題,努力助推全市法治化營商環境再優化再提升,厚植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法治沃土,取得顯著成效。
司法守護
瀕臨破產企業重獲生機
“湖南某民營地產企業資金鏈斷裂,法院審理推動重整引資、復工續建,促成13家關聯企業成功合并重整,盤活資金168億元,解決1.6萬戶交房難題。”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中這段話,講的是株洲法院辦理的華晨破產重整案。
優化營商環境,體現在不放棄每一家企業的細節之中。在株洲,類似華晨破產重整案等典型案例持續涌現,昭示著當地護航經濟發展的司法理念正從“法律判斷者”向“社會價值守護者”跨越。
今年4月,一個名為“中南摩匯廣場”的商業綜合體項目正在株洲加速推進,該項目被列入2025年該市重點建設項目計劃。鮮為人知的是,幾年前,開發該項目的株洲吉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負債4.6億元,面臨破產清算的絕境。在辦理吉泰公司破產清算案件過程中,株洲市中院首創湖南破產清算程序中債務人與全體債權人達成和解。
5月16日,株洲賽博模具有限公司的新廠房掃尾工作正在有序推進,離恢復生產的日子越來越近。兩年前,該公司還大門緊鎖,設備被債主扣押,工人集體討薪,企業瀕臨“死亡”。株洲市淥口區人民法院堅持“救治型司法”理念,通過推行柔性“預處罰”“府院聯動”推動企業重整,讓企業重獲生機。
在破產重整案件中推動企業重獲新生,正是株洲法院近年來全心全意服務企業、保障民生的縮影。
近年來,株洲市中級人民法院堅持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司法是良好營商環境的關鍵支撐,專門成立優化辦,出臺《關于貫徹落實湖南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實施意見》、服務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17條措施等,暢通涉企案件“綠色快車道”,創新企業破產“預重整”推動企業涅槃重生,運用司法建議推動政府對企依法行政,推進云解紛平臺園區全覆蓋,以“硬舉措”保障企業合法權益、兌現企業勝訴權益,讓公平正義可見可感。
主動作為
檢察護航千億產業發展
株洲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城市,擁有軌道交通裝備等3個千億產業集群。近年來,株洲檢察機關積極主動作為,走出了一條以發揮檢察職能護航產業發展的新路子。
在辦理馬某某、長沙某科技有限公司犯侵犯軌道交通技術商業秘密罪一案時,株洲檢察機關積極引導權利人、株洲軌道交通產業鏈上某企業補充涉案技術權利證明、經濟損失具體情況等關鍵證據,全力保障權利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最終,法院判決侵權人馬某某有期徒刑4年,并連帶賠償權利人經濟損失及懲罰性賠償金共計1884萬元。
“依法制裁侵犯軌道交通技術商業秘密行為,是保護中國高鐵先進制造業的重要方面,也是維護公司國際核心競爭力。”上述產業鏈企業相關負責人對株洲法治化營商環境豎起大拇指。
醴陵,作為我國重要的陶瓷、煙花爆竹生產區,當前正全面推動產業轉型,加速打造千億產業集群。護航經濟發展,醴陵市人民檢察院創新成立“陶花”公益訴訟工作室,成立僅1年即辦理涉陶瓷、煙花公益訴訟案4件,督促文旅部門保護陶瓷文保單位兩處,利用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督促應急管理部門整治煙花爆竹零售店(點)安全隱患50余處。
知識產權保護問題,是企業尤其是產業鏈龍頭企業的一大痛點。株洲天元區人民檢察院“天知護”工作室立足株洲產業實際,準確把握企業知識產權保護需求,推動知識產權保護與地方產業融合發展,已辦理知識產權刑事案件76件245人、綜合履職案件40余件、行刑反向銜接案件20余件、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4件,切實當好軌道交通、航空動力、先進硬質材料等本地產業的知產“守護者”。
松綁解困
企業實現放心安心發展
“和政府平臺公司競標,民營企業往往處于劣勢”“被拖欠賬款,是我們民營企業經營的一大痛點”“仍有極少數人將企業合規處理的勞動糾紛擴大化并從中牟利”……
這是5月21日、22日,株洲市司法局接連組織召開的“法企面對面”座談會、“建設法治株洲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主題沙龍上,企業家的犀利“吐槽”。
紓困解難,護企便民。2024年來,株洲市政法單位錨定“三高四新·法治護航”目標精準發力,創新法治護企新模式,圍繞涉企法治需求,設立“法企面對面”工作制度,搭建企業訴求反映平臺,暢通訴求反映渠道,著力為企業“松綁”“解困”,尤其注重護航中小微企業發展,打通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堵點、難點、痛點,輸送新鮮法治血液到企業生產末端,積極營造穩定可預期、公平透明的“制造名城”法治化營商環境。
據統計,自2024年9月3日株洲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何恩廣主持召開市政法系統“法企面對面”第一次座談會以來,工作專班共實地走訪天元區高科汽配園、蘆淞區市場服務中心、株洲市溫州商會、株洲沐鑫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等園區、企業、商會、行業協會72家,現場解答企業法律疑惑186個,收集企業訴求及意見建議157個,訴求類型主要集中在紓困解難類,其中交辦39條企業重點訴求,推動問題解決19個,企業滿意度持續提升。
“在株洲,企業能通過‘法企面對面’活動約見政法機關負責人,企業遇到執法問題可以迅速找到政法單位反映,真正實現了讓企業安心、放心發展。”株洲德通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英軍說。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株洲政法各單位正積極主動作為,以開展‘三高四新·法治護航’專項行動為契機,讓企業憂傷被看到、訴求有人聽、問題有人辦,努力營造各類市場主體都能放心投資、專心創業、安心經營的良好環境。”何恩廣表示,株洲將從實體和實務上著手、從具體的案件問題破題,實實在在解決制約企業發展的具體問題,持續做優“法企面對面”服務品牌,以實干實績爭創“平安中國示范市”。
(文/阮占江 涂承東 胡文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