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三四年,“野蠻上桌”的微短劇占據“上座”。
DataEye發布的《2025年H1微短劇行業數據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微短劇市場規模達到505億元,首超電影票房,2025年預計達到634.3億元。截至2025年6月,全國微短劇用戶規模已達6.96億,占網民總數近七成。除了視頻平臺、短劇App、社交媒體等,搜索引擎、電商平臺、支付平臺、新聞客戶端等也紛紛接入微短劇。
微短劇行業邁入2.0時代,內容精品化成為行業共識。
2025年初,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推出“微短劇+”行動計劃,推動微短劇賦能千行百業。湖南出品的微短劇《我從東方來》《好夢過長沙》《貍貓書生》《茶香暖如春》《我和龍女有個約會》等,憑借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深刻的文化內涵,躋身精品之列。
如何讓更多優質微短劇產自湖南,成為文化傳播、價值輸出、產品營銷的新載體、新力量?湖南謀定而后動。7月24日,湖南省微短劇高質量發展推進會釋放出搶抓機遇、搶占賽道的強烈信號。
缺啥補啥,真金白銀對癥下藥
精品化是微短劇的發展方向,而精品化需多方投入。
湖南省廣播電視局端上8道政策“硬菜”,以千萬級專項扶持資金,助力微短劇行業在湘發展。長沙市望城區、天心經開區也同步分別推出10條、12條微短劇扶持政策。
缺好劇本?湖南對重要節點重點選題特別項目,給予作品制作方最高50萬元的支持。傳統文化、家國情懷類微短劇,給予劇本交易平臺企業最高20萬元、優質劇本作者最高3萬元獎勵。“一劇之本”的含金量持續上升。
缺高科技?凡運用虛擬制作、AI等技術拍攝制作并產生示范效應的微短劇,湖南每部最高技持10萬元資金。實拍微短劇的后期制作、配音中心生產、技術中心研發、人才技能培訓等補貼最高60萬元(單個申報主體)。
缺拍攝基地?湖南對拍攝要素資源齊全、配套服務優質、相關證照齊全的微短劇拍攝基地,給予總額最高不超過150萬元的資金扶持。長沙市天心經開區對微短劇產業基地最低補助20萬元,獲得省級以上授牌的,增獎10萬元。
長沙市望城區鼓勵區內取景場地對劇組免費開放,對符合條件的場景方給予每天1000元、最高10萬元補助。集短劇拍攝、影視人才培養、產業服務于一體的銅官窯豎店影視基地完工在即,預計年孵化短劇超500部。
缺服務?7月24日,湖南內測上線了全國首個用AI大模型為劇組賦能的服務平臺“拍在湖南”小程序。片場服務、協拍服務、演員公會、劇本超市等12大核心功能,將為劇組提供“一鍵達片場,秒配服化道”的保姆級服務。
缺獎勵?湖南對參與全省“微短劇+”創作計劃的精品,每部最高給予20萬元獎勵。對登陸央視或一線衛視的作品,給予制作方每部最高8萬元獎勵。
其中長沙市望城區對上線播出的望城題材短劇給予版權方5萬元獎勵,獲得國家、省級重點扶持的,再分別獎勵10萬元和5萬元。而在天心經開區基地拍攝上線的微短劇,在90天內單部劇單一賬號播放量超過1億或2億,每部劇最高分別獲得5萬元或10萬元獎勵。
取長補短,優勢資源組團護航
政策為微短劇輸血,資源向微短劇傾斜。
湖南眾多產業集群、頭部企業及高校聚力,為微短劇高質量發展提供核心燃料。
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為微短劇人才加油。園區每年提供上千個實習就業崗位及每月最高1200元、最長24個月的公寓租住補貼。1億元“馬駒計劃”扶持有潛力的個人創作者和初創企業。對優秀劇本最高給予50萬元的扶持資金,對獲獎作品按等級最高給予100萬元的扶持資金。
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湖南廣播電視臺)發布微短劇智能創制及播出開放生態計劃。全新的“編劇分賬2.0”“芒果短劇合伙人計劃2.0”將進一步保障編劇權益。芒果大模型將助力微短劇企業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進行AIGC創作及交易。“芒果系”多個平臺,為橫、豎屏精品微短劇開放多元播出渠道,推動微短劇與電商、文物等領域的跨界融合。
馬欄山網絡文學小鎮強勢推出“星核計劃”。將以400萬元的總獎金,面向全國征集多形態改編潛力的原創網絡小說,構建創作—評選—孵化—衍生的閉環生態,為湖南微短劇輸送新鮮、優質、高轉化的IP內容。
高校為微短劇行業輸送人才。7月24日,湖南省微短劇研究中心在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正式掛牌。該中心將與芒果TV、抖音等合作共建“下一代視聽技術實驗室”,搭建“微短劇技術工坊”,建設“湖南微短劇創客空間”等。學校開設“微短劇創作訂單班”,申報“微短劇運營”專業方向,為微短劇產業輸送專業人才。
技術賦能,微短劇出海零門檻
海外微短劇市場成長空間巨大。
據統計,海外潛在微短劇用戶規模預計為9億。DataEye研究院預估,2025年全年海外微短劇總收入將有望突破45億美元。微短劇已成為講好中國故事、展示中國形象的重要載體。
為支持微短劇出海,湖南將對在拍攝、譯配、傳播、交易等方面構成出海產業鏈的平臺,最高給予50萬元扶持。對境外播映和宣傳效果突出的微短劇作品給予最高5萬元扶持。
馬欄山微短劇智能譯制中心推出“雙百計劃”。依托其一站式全流程AI視頻翻譯工具,為微短劇提供超20種語種翻譯支持,聯合百位微短劇產業合作伙伴,一同推進多元化微短劇文化出海內容,并為合作伙伴免費譯制100部微短劇。
湖南微短劇頭部企業眾笑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發布“中歐短劇橋梁計劃”,推動中歐合拍微短劇落地。其XTV短劇出海平臺還將進一步拓展歐美、東南亞、南美等市場,助力湖南打造全球領先的微短劇產業高地。
遏制亂象,行業自律是底線
微短劇行業正逐步邁向規范化、精品化,但亂象仍不可忽視。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密集出臺一系列規定,仍有制作方和平臺方為博眼球,頻出怪招、險招。如使用惡俗、惡趣味等違背公序良俗的片名,渲染對立、復仇、暴戾、焦慮,上線“一胎99子”等違背常識的劇情,打時間差、賺快錢。
管理審核還需更嚴格。今年2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明確對微短劇按三類分三個層級進行審核管理。但是仍有一些制作方鉆制度空子,謊報投資總額低于30萬元,以降級送審,簡化流程。
落實主體責任是關鍵。7月21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司發布“抗戰題材微短劇”管理提示公告,要求微短劇行業經營主體要落實播出、制作、宣發的主體責任,加強內容審核把關。
加強行業自律是根本。《家里家外》《我在長征路上開超市》《古今憂樂范仲淹》等口碑之作證實微短劇的流量和正能量并不相悖。
7月24日,湖南省網絡視聽協會微短劇工作委員會成立,并向從業者發出倡議:堅持主題向上、堅持價值向善、堅持品質向精。
“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正如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廣電局黨組書記、局長賀輝所言,在微短劇邁向精品化發展的2.0時代,湖南持續發揮政策、生態、平臺的協同優勢,是推動微短劇產業從“規模增長”向“質量提升”跨越,全力打造更具影響力的微短劇創作高地與產業標桿的關鍵。
(文/鄧正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