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田間地頭“雙搶”忙。據省農業農村廳農情調度,今年全省早稻收獲完成近六成,晚稻移栽同步展開。相較于去年,今年早稻成熟期整體提前近一周,為全年糧食豐產贏得主動。
在屈原管理區惠眾糧油專業合作社的早稻田里,幾臺半喂入式收割機正在轟隆作業。“今年早稻產量好,成熟期提前了5天,晚稻種植沒壓力。”種糧大戶黃新建告訴記者,今年合理密植、一噴多促等技術措施落實到位,加上天氣給力,早稻增產明顯。為了提高綜合效益,合作社試用了一批新的半喂入式收割機,作業效率高,不但能降低3%的機收損失率,還能同步實現秸稈收獲打捆。回收的秸稈,準備賣給酒廠,再賺一筆。
辛苦半年,賣糧換錢提上日程。桃江縣一些種糧大戶反映,今年田邊直賣的早稻濕谷價格達到96元每50公斤,比去年漲了2元左右。為做好早稻收購工作,全省糧食和物資儲備部門提前部署,堅持“先檢后收、優糧優價、應收盡收、分類收儲”,大力推行預約收購、上門服務收購、政府儲備訂單收購、公開掛牌收購等方式,及時提供清理、干燥、收儲等服務,利用先進技術和裝備提升糧食入庫效率,讓農民少排隊、快售糧。
早稻歸倉,水田翻耕、晚稻移栽緊跟其上。全省已完成晚稻播種1910萬畝,多地已經開始移栽。農業專家提醒,秧田要加強肥水管理,抑制徒長,促進分蘗,培育矮壯秧;避免秧苗超齡和中午高溫時段移栽;移栽后3至5天內保持水層,促進返青;防范近段持續高溫干旱天氣的影響,重視灌區儲水蓄水,保障生產用水。
(文/胡盼盼 袁靜 陶鳴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