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充分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今年來,湖南湘西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堅持以優化營商環境為主線,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守正創新,勠力改革,通過深化平臺整合共享、創新交易監管機制,持續優化公平競爭的公共資源交易環境。據統計,1-10月參與湘西州公共資源交易項目競爭的經營主體5622家次,其中州外經營主體4781家次,占比85.04%。2月8日,中心率先完成了湖南省首個農業農村“機器管”項目開評標工作,試點經驗在全省推介。截至目前,參與“機器管”項目競爭的民營企業中標率達89.29%,節約資金2.56億元。
深化平臺整合,筑牢公平競爭交易根基
嚴格落實公共資源交易“應進必進”要求,主動作為,積極協調配合相關行政監督管理部門推進目錄內項目進入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交易。目前,湖南省交易目錄內工程、政府采購、國有資產、資源等八大類項目已實現入場交易,政府集采范圍進一步擴大。在做好目錄內項目交易服務的同時,針對社會類項目交易過程中出現的入場合法合規性、監管缺位等問題,修訂《湘西自治州社會類項目進場交易規程》,進一步規范社會類項目交易,優化市場公平競爭環境,激發市場競爭活力,今年累計服務各類社會類項目120個,同比增長36.36%。
聚焦規范交易,優化公平競爭交易環境
緊扣去人工化、去人為化、去權力化目標,全力推進交易全面全流程電子化,目前工程、采購、資源、產權等交易活動電子化率均達100%。全面推行開標不見面、評標不見面、專家名單全程不見面、專家發薪不見面、專家抽取不見面、管辦服不見面等“六個不見面”機制,清零權力尋租空間。圍繞減少專家被圍獵風險,與省中心、省內13個市以及省外濟南、焦作、銅仁、宜昌等地合作,常態化開展工程建設、政府采購遠程異地評標,今年已開展遠程異地評標項目144個,其中跨省遠程異地評標項目6個,同比增長32.11%、50.00%。持續推進席位分散評標,在去年20個席位的基礎上增加12個席位,進一步保障專家獨立評標。
持續優化簡化交易流程,不斷提升交易服務質效。嚴格現場交易行為管理,修訂《湘西州公共資源交易現場管理制度(試行)》,創新推行代理機構“招信碼”管理,實行“一人一碼”,從業人員組織開標活動前掃碼核驗,信息即時公示,有效甄別與防范違規掛靠行為,全面降低影響公共資源交易市場公平競爭的風險。
強化科技賦能,助力公平競爭有序發展
通過自主研發的“陽雀”大數據監測預警平臺,率先運用全省交易數據,構建“平臺即時預警+數據及時回溯+現場協同處理+結果跟蹤反饋”機制,讓圍串標等行為“無處遁形”。今年以來,監測預警14個項目存在疑似圍標串標行為,同比增長55.56%,當場取消11家涉事企業投標資格,問題線索全部移交。持續推進大數據平臺應用,助力“信用+公共資源交易”建設。依托公共資源交易大數據監測預警系統,動態歸集經營主體在招投標、合同履約等環節的信用信息16萬余條,聯合發改、住建等部門實施信用聯合獎懲,以信用懲戒維護公平競爭秩序。
2025年7月30日、8月5日,管控名單中的一家企業投標,中心大數據監測預警系統在開標環節2次發出預警提示,中心按機制移交線索至行政監督部門,經相關部門督促,該企業及時完成整改、提交信用修復申請,最終經審核順利移出高風險管控名單,實現了從失信懲戒到信用修復的良性循環。持續推行“交易+”線上平臺,與10家金融機構合作,共同推行電子保函、承諾等非現金方式繳納保證金,為各方交易主體減輕保證金負擔18.94億元。
升級交易服務體驗。通過基于“深度求索DeepSeek_V3大模型”自主研發的創新型服務平臺“易小二”智能客服,加強人工智能技術在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的應用。“易小二”智能客服為用戶提供7×24小時不間斷的政策咨詢、流程指引、業務辦理等專業化問答服務,系統通過深度學習招投標法規、交易規則、本地流程等資料,可實現秒級響應,精準解答交易主體常見問題,有效緩解人工客服壓力,縮短業務辦理時間。
(文/向燕子 周田 李秀媛)

湘公網安備:43010302000524號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