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數據局7月25日舉行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建設首場新聞發布會,國家數據局新聞發言人、政策和規劃司副司長欒婕在會上表示,國家數據局將加大力度支持試驗區建設,及時跟蹤評估,加強經驗總結,促進互學互鑒,實現“一地創新、全國復用”。
欒婕介紹,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動數據基礎制度建設的重要舉措,支持地方在部分領域先行先試,國家數據局積極推進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建設。2025年,國家數據局印發通知,支持地方在數據產權、市場生態培育等8方面重點推進35項試驗任務。各試驗區勇于擔當、主動作為,積極承擔試驗任務,制定工作要點。目前,試驗區建設有序推進,呈現3方面特點。
一是高位推動、廣泛動員,凝心聚力推動試驗區建設。一方面,工作部署規格高、力度大。10個地方都把試驗區建設擺在推動工作的重要位置。如北京把全市數據工作統一在試驗區建設大框架下;浙江把試驗區建設寫入省黨代會報告和2025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湖北將試驗區建設納入全省2025年重大改革事項。另一方面,動員力量范圍廣、投入大。各地數據部門積極發揮統籌協調作用,聯合各市(區)、部門力量,構筑推進試驗區建設的整體合力。有的地方還積極引導企事業單位參與到試驗區的制度建設、標準完善、資源匯聚、數據開發利用中來。比如,北京試驗任務清單中的80%有市場經營主體參與。
二是因地制宜、突出重點,明確了各具特色的試驗方向。各試驗區主動作為,結合資源稟賦、產業發展等方面的基礎條件,明確試驗探索的重點方向。比如,北京積極推動制度與實踐的良性互動,探索提高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科學性、整體性、協同性。浙江發揮體制機制優勢,著力推動數據領域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山東、河南、貴州、遼寧分別結合所在區位特點和產業優勢,因地制宜探索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路徑。安徽積極探索有利于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湖北、湖南發揮實體經濟發展基礎堅實、數據應用場景豐富優勢,著力推動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海南立足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探索數據領域高水平對外開放機制。
三是積極探索、改革攻堅,涌現了不少新探索新做法。各地方因地制宜制定年度工作要點,扎實推進各項任務落實,取得了不少新進展。比如,在數據產業培育方面,安徽省率先培育認定省級數據企業和數據產業園,涌現出一批行業領先的數據企業。在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機制探索上,北京打造“領域+場景”的公共數據專區授權運營模式,累計為銀行、保險、擔保等60余家金融機構以及70萬家市場經營主體提供服務超4億次。在重點行業和領域數據開發利用上,湖北在170家醫院部署病理AI系統和數字化病理掃描設備,聯通三甲醫院的病理醫生,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獲得三甲醫院的診斷服務。山東打造公路運行監測與預警發布體系,實現97%的事故可在1小時內處理完畢。
欒婕強調,下一步,國家數據局將加大力度支持試驗區建設,及時跟蹤評估,加強經驗總結,促進互學互鑒,實現“一地創新、全國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