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市民營經濟迸發新活力
2024年全市“四上”民企數量和民營經濟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23.6%、5.5%
衡陽民營經濟近日捷報頻傳:中國鐘表協會授予衡陽縣“中國鐘表產業基地”稱號,這個全國首個鐘表全產業鏈項目迎來新的機遇與發展;衡陽智能衡器計量產業園首開區啟用,又一“千億級”新引擎強勢啟動;鄧紫棋在衡陽連開3場演唱會,掀起“演唱會經濟”新風潮……
一個個大項目入駐簽約、落地開花,是衡陽民營經濟繁榮崛起的生動注腳。衡陽市通過招引衡商回歸、強化發展支撐、拓展服務企業平臺等舉措,不斷夯實發展根基,推動民營經濟量質齊升。2024年,全市“四上”民營企業4932家,同比增長23.6%;民營經濟增加值達3177.64億元,同比增長5.5%。
衡商在推動當地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衡陽市通過舉辦衡商大會、新春懇談會、民營企業家座談會等活動,廣邀衡商返鄉創業。今年衡商大會期間,衡陽成功招引民營投資項目38個,總投資額242.8億元。簽約項目涵蓋智能制造、文旅、新能源、食品生產及農副產品加工等類別,其中“三類500強”項目3個。
資金和人才是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衡陽市舉辦“衡質貸”等各類政銀企對接活動,為9家質量品牌民企提供貸款25.37億元,為6881戶普惠領域民企發放貸款7.85億元。引導13家改革試點銀行、融資擔保公司創新金融產品,支持民企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創新推出高校+園區“UP”模式、市校企三方合作模式,開展“智匯瀟湘·雁聚衡陽”博士行動,先后引進博士647名,為民企發展集聚人才力量。
衡陽市成立民營企業服務中心,打造“群雁薈”政商交流平臺,開展歷史遺留問題清理、民企清欠等專項行動,竭力解決涉企發展難點、痛點、堵點,營造良好營商環境。13個商協會成立調解組織,累計化解調解糾紛500余起,有效減少企業化解商事糾紛成本,1個調解案例入選全國“2024年百佳商會調解典型案例”。
2024年,衡陽市新培育國家級重點“小巨人”企業4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88家,這些均為民營企業。
(文/唐曦 謝江峰 王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