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郴州市蘇仙區的湖南省雙新生豬屠宰冷鏈配送項目近日試產運營,年屠宰生豬量可達80萬頭,冷儲豬肉6000噸。這是蘇仙區“招大引強”發展生豬全產業鏈的一個縮影,傳統“生豬調出大縣”正朝著精深加工領域闊步前進。
生豬產業是郴州市四大農業百億產業之一。蘇仙區緊抓實施“優質湘豬工程”這一契機,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建設,生豬全產業鏈發展卓有成效。截至目前,該區生豬存欄43萬頭,預計今年生豬出欄將突破100萬頭。
堅持招大引強、集聚發展,蘇仙區成功引入新希望、新五豐、揚翔、正大、雙胞胎等5家生豬行業上市公司。蘇仙區農業農村局局長侯彥妤介紹,這些龍頭企業通過合股、租賃、代養等模式“抱團發展”,新建了瑞祥智能化肥豬場、綠谷循環科技產業園等21家大型養殖場,推動生豬產能大幅擴容。
五層樓的智能化豬圈,小豬坐上了電梯、住上了樓房,吃喝拉撒全部采用智能化系統管控……這是記者在蘇仙區五里牌鎮瑞祥智能化肥豬場看到的場景。該區聚焦飼料生產、生豬養殖、屠宰加工、冷鏈物流等關鍵領域“強鏈補鏈”,新項目接連落地。湖南省新希望有限公司年產36萬噸飼料廠順利投產,湖南省新五豐公司年產60萬噸飼料廠正在火熱建設中。
蘇仙區還大力倡導種養結合、立體養殖,積極推行“畜-沼-果”“畜-沼-菜”“畜-沼-魚”等發展模式,致力于種養平衡一體化。該區112家養殖場開展養殖糞污處理設施配套建設,17家大型種植基地開展糞污儲存池和消納管網等田間工程建設,全區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綜合利用率達91.47%,規模養殖場設施配套率達100%。
(文/陳淦璋 羅徽 李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