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三湘大地,工業脈搏強勁躍動。今年上半年,在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中,湖南工業展現出令人矚目的韌性與定力。
根據湖南省統計局最新發布的2025年上半年經濟數據,工業增加值增長7.1%、比一季度高0.2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8.1%,穩定發揮增長“主引擎”作用。其中,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8.2%,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8個百分點,在穩增長、提質量、強動能的多維考卷上寫下高分答案。
這一成績背后,是傳統產業根基夯實與新質生產力爆發式增長的協同共振,更是政策精準發力與企業韌性突圍的雙向奔赴。
傳統與新興“雙螺旋”生長,筑牢工業韌性底盤
湘潭岳塘區,湘潭鋼鐵集團生產車間不僅擁有“三頭六臂”,還長出了“最強大腦”。一塊塊火紅的鋼鐵紅坯正通過粗軋機來回滾動,偌大的生產線上空無一人。不遠處的智慧中心,墻上一塊塊生產車間的監視屏閃爍跳動,工人們通過手柄、按鍵就可以遙控煉鋼、軋制、成品、入庫等各道工序,生產相比以前更加流暢。“過去靠經驗,現在靠數據?!避囬g相關負責人表示。
瀏陽河畔,在湖南啟泰傳感科技有限公司的潔凈車間,指甲蓋大小的金屬基壓敏芯片正批量下線。公司總經理王國秋拿起一片芯片感慨:“十年前被國外‘卡脖子’,現在年產能300萬枚,國產化率超90%?!边@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生產的壓力傳感器,已裝備在三一重卡、中車株機等湖南制造龍頭產品上,訂單穩定增長。
今年上半年,湖南以13條重點產業鏈為牽引,大力推進產業育新培強攻堅成果顯現,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雙螺旋”生長,為全省經濟大盤提供了堅實支撐。
值得一提的是,全省39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2個實現增加值增長,增長面達82.1%,較去年同期顯著提升5.2個百分點,呈現全面開花的繁榮景象。
今年上半年,湖南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工業比重高達90.1%,同比增長8.2%,增速較去年同期加快0.6個百分點。其中裝備制造業增長12.2%、拉動全省規模工業增長4.0個百分點,原材料行業增長8.7%、拉動全省規模工業增長2.0個百分點。
向新圖強,創新引擎激活澎湃新動能
郴州永興縣,不斷上演變廢為寶的循環“魔法”。在鵬琨環保的熔煉車間,一噸廢舊電路板可提取黃金10克、白銀超100克。1—5月,公司營收突破4億元。總經理胡鵬飛介紹,公司正在進行產業鏈延伸二期工程項目建設,預計明年12月可以投入使用。項目建成達產后,預計年銷售收入超過30億元。
新質生產力,正成為驅動湖南工業經濟向上突破的核心密碼。在“智賦萬企”行動和科技創新高地建設的推動下,新舊動能轉換跑出加速度。聚焦綠色智能計算、智能衡器計量、航空航天及北斗等前沿領域,湖南的產業“新星”不斷涌現,工業結構持續向新而行。
高技術制造引領增長。今年上半年,全省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7%,增速大幅領先規模工業5.5個百分點,成為最耀眼的增長極。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增長17.8%,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更是以32.5%的增速實現“一飛沖天”。
智能產品爆發式涌現。代表產業智能化、高端化方向的新產品產量呈現井噴態勢——上半年,全省工業控制計算機及系統產量激增77.3%,光電子器件增長37.9%,傳感器增長31.6%,服務機器人增長21.2%。這些智能產品不僅滿足了市場需求升級,更開辟了產業新賽道。
科技服務動能強勁。1—5月,規模以上研究和試驗發展營業收入同比飆升44.8%,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增長18.1%,專業技術服務業增長11.9%,創新生態活力迸發,為產業升級提供強大智力支持。
質效齊升,效益改善夯實發展“硬底氣”
湖南工業的蓬勃發展,不僅體現在速度和規模上,更體現在發展質量的顯著提升和企業效益的切實改善上。
“走找想促”“送解優”行動等惠企紓困政策的常態化落實,為企業減壓賦能,將政策紅利切實轉化為企業效益提升的動能。
企業盈利面持續擴大。1—5月,全省規模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2.3%,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3.4個百分點;營業收入利潤率達到5.4%,較去年同期提高0.2個百分點,表明企業賺錢能力在提升。尤為可喜的是,39個大類行業中,37個行業實現盈利,盈利面高達94.9%,顯示出行業整體經營狀況的普遍好轉。
(文/謝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