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之濱,秋色如畫;神農福地,群賢畢至。9月24日,第四屆北斗規模應用國際峰會在株洲開幕,來自全球各地的科技專家、行業精英、企業代表和國際友人齊聚一堂,共襄盛舉。會場內,思想火花四射,前沿成果璀璨,合作暖流涌動,三湘大地再次因北斗而閃耀。
國之重器,澤惠全球。北斗系統的建設與發展,是我國科技自立自強的典范,是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生動實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北斗系統造福中國人民,也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建設北斗系統的宏大使命和世界意義。從區域服務到全球組網,從技術追趕到局部領先,北斗的成長歷程,印證了中國攀登科技高峰的堅定步伐,彰顯了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本屆峰會以“同世界·共北斗”為主題,正是對這一理念的精準詮釋和有力踐行。它向世界宣告:中國愿與各國共享北斗發展成果,共促時空信息科技創新,共繪智能世界美好藍圖。
創新涌動,“湘”約盛會。本屆峰會“1+5+6”的系列活動鋪排,院士專家云集、國際伙伴廣泛參與的盛況,以及“五個一”系列重磅成果的發布,無不凸顯其層次高、參與廣、國際范、科技感強的鮮明特色。特別是北斗規模應用系列產品全球首發、《北斗產業發展藍皮書》的發布以及全國首個“北斗實驗室聯盟”的成立,必將為北斗產業的未來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峰會的舉辦,不僅是一場成果的展示,更是一次創新的集結號,它將推動北斗技術持續突破,促進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鍛造新的引擎。
“北斗+”賦能,“湖南經驗”出彩。 作為峰會的東道主和北斗產業發展的熱土,湖南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全省北斗產業總產值占比超全國十分之一,三市入選全國北斗規模應用試點城市且數量全國居首,在低空通航監管、地質災害預警等關鍵領域的融合應用成果處于行業前沿。這正是湖南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奮力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的具體體現。峰會已連續成功舉辦三屆,累計簽約重大項目投資超300億元,充分體現了“峰會平臺”的磁吸效應和“湖南土壤”的肥沃豐饒。實踐證明,湖南有能力、有底氣在北斗規模應用和產業發展中走在前列,貢獻更多能復制、可推廣的“湖南經驗”。
智聯時空,未來已來。北斗應用唯有融合,方能撬動無限潛力。從交通物流到農林漁業,從應急救援到大眾消費,從智慧城市到低空經濟,北斗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融入千行百業、賦能社會生活。峰會精心打造的上千個“沉浸式”應用示范場景,正是未來北斗無處不在的生動預演。我們要深刻把握“北斗+”“+北斗”的發展大勢,推動北斗與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更緊密融合,不斷拓展應用邊界,催生新業態新模式,讓北斗這顆“太空中最亮的星”更好地服務國家建設、社會治理和人民美好生活。
風起湘江,氣沖星漢。第四屆北斗規模應用國際峰會的召開,標志著北斗事業進入了規模應用全球化、產業發展高端化的新階段。讓我們以此次峰會為新起點,強化創新驅動,深化開放合作,加速推動北斗規模應用市場化、產業化、國際化發展,為服務國家戰略、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文/湖南日報全媒體評論員)


湘公網安備:43010302000524號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