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廣益,凝心聚力,為湖南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智慧力量。11月17日,湖南召開2025年各民主黨派省委會、省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參政議政專題調研協商和省委“十五五”規劃《建議》征求意見座談會,就專題調研成果進行協商,助力高質量完成“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
近年來,我省在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參政議政中創造出具有全國示范效應的“湖南模式”,形成閉環機制,成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重要舉措。
以高質量建言服務全省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既是我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真知灼見的集中展示,也是大家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的務實行動,更是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在湖南的生動實踐。
調研主題更鮮明,意義更重大
參政議政調研含金量的高低,成果能否得以很好轉化,出題質量是關鍵。
“黨委出題”,如何更實更準更有針對性?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發展謀篇布局的關鍵節點。
今年2月,省委書記沈曉明連續第三年代表中共湖南省委為參政議政專題調研出題。選題重點突出:聚焦助力高水平編制“十五五”規劃。
“主題更加鮮明,內容更加豐富,意義更加重大。”這是今年大家的普遍感受。如何選取更小更精準的研究切口,讓研究的問題更加具體、研究內容更深更實,則是大家思考的重點。
“確保多黨合作所長與中心大局所需,精準對接,高效結合,形成發展合力。”省委統戰部負責同志介紹,省委統戰部迅速組織選題協商會,及時協調省發改委、省委政研室等相關部門介紹我省“十五五”規劃編制有關考慮,提供相關資料。
各調研組結合自身界別特色和人才資源優勢,在充分溝通協商的基礎上,協商確定了9個重點調研課題和 27個“直通車”或《黨外人士建言》課題,形成了聚焦“1+9+N”深入開展參政議政調研的格局。
省委“出題”,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自覺領題、解題,形成共同破題之力。立足新時代多黨合作事業發展,大家錨定主線主題凝心聚力,把握大局大勢建言獻策,統籌所需所長履職盡責,發揮統一戰線重要法寶作用。
用好各方資源,下足“實”字功夫做研究
以問題為導向,用好各方資源,做好調查研究文章。今年以來,各民主黨派省委會、省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認真制定調研方案,成立由主委(主席、會長)領銜的調研課題組,深入一線調查研究,了解情況、分析問題、問計求策。其中主委(主席、會長)牽頭開展調研67場次。
聚焦“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 助力湖南未來產業發展”主題,民建省委會調研組采取“調查問卷+專題座談”“大調研+微調研”“中央省市三級聯動”等形式,赴省內外多地調研,組織11個民建市級組織開展子課題研究,舉辦湖南大學民建研究院第五屆論壇交流探討,多方論證,提出針對性對策建議。
“湖南作為制造大省,‘十五五’時期推動‘人工智能+裝備制造’融合發展意義重大。”圍繞相關主題,民進湖南省委會調研組多次組織開展內部研討,并邀請民進中央相關專家、省直相關部門和長沙、株洲兩市共同召開課題論證會,前后修改17稿后,精心打磨形成最終成果。
群策群力,廣集民智。廣泛整合資源聯動調研。九三學社省委會組建了由20余位社內外專家組成的調研組。調研組圍繞“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實施路徑”,赴安徽、四川、張家界、株洲等省內外各地園區、企業開展對比調研,與省委宣傳部等13個省直職能部門深入座談交流,形成調研報告。
在“實”字上下功夫,在有用有效上做文章。為科學研判“十五五”時期湖南對外開放大通道建設重點,致公黨省委會聯合長沙理工大學組成調研組,歷時6個月,深入省內外各地,通過專題座談、實地考察、書面調查等方式,形成5大方面19點具體建議。
“力求使調研成果更加務實管用。”省委統戰部有關負責同志介紹,2025年的專題調研還突出了全程跟進保障。省“兩辦”專門印發支持調研的函件,協調各省直部門配合開展調研、加強成果采納,確保專題調研取得實效。調研成果初步形成后,大家還對調研報告多輪研究打磨。同時,各調研組將一些有助于解決緊迫性問題的階段性成果及時報送。先后向省委、省政府報送建言獻策材料123篇,推動相關問題解決。
站位高建議實,高質量建言服務高質量發展
建睿智之言,獻務實之策。今年專題調研站位高、建議實、成果多。各調研組形成內容豐富詳實、有針對性、有見地的高質量調研報告,彰顯集體智慧。
圍繞破解城市更新瓶頸、優化治理體系,民革省委會調研組明確從營造高品質宜居社區、塑造湖湘文化特色風貌、提升城市安全韌性水平、建立協同推進機制等方面入手,建議以城市更新為重要抓手,推動湖南城市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湖南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快速增長,發展態勢持續向好。
“人工智能正深刻重構全球大健康產業生態體系。”農工黨省委會發揮醫藥衛生領域界別特色,連續多年關注大健康產業相關領域。針對我省相關產業成果轉化不足、營收超百億的龍頭企業缺乏等問題,調研組建議加快構建產業生態、有序推進數據資源流通、全面深化資金循環改革,用人工智能賦能生物醫藥,驅動湖南大健康產業發展。
無黨派人士調研組進一步聚焦加強產業生態建設,建議通過打造高水平科研平臺、開展補鏈行動、建立風險投資容錯機制等,提質創新生態,優化產業鏈生態、完善投融資生態等,推動湖南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是湖南深化改革的重要參照。”民盟省委會調研組建議,面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構的歷史窗口期,湖南可以把深度融入大灣區作為“十五五”時期的重大發展戰略,加力實施融灣平臺深度“聯通”等“五大工程”,打造湘粵港澳經濟合作示范區等,增強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建設新動能。
“‘十五五’時期,湖南民營經濟將整體向‘量穩質升、動能迭代’方向演進。”聚焦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省工商聯調研組建議,湖南要抓住科技創新這一決定性變量,探索實施一批重大突破性舉措,加快推動民營經濟全鏈全程升級,實現動能重大轉換。
“調查研究深、問題找得準、建議提得實。”省委、省政府有關負責同志介紹,今年的9個專題調研共發現問題43項、提出對策58條,相關部門將逐條認真研究、充分吸納,推動這些“有用之言”“有效之策”精準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有益之事”。
(文/唐亞新 江岸舒)


湘公網安備:43010302000524號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