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岳麓山青年戲劇季吸引觀眾超25萬人次,有效帶動文化消費增長與城市活力提升——
演繹青春樂章 凝聚青年力量
傳統與創新交融,青春與藝術激蕩。11月16日,為期50余天的2025岳麓山青年戲劇季暨小劇場PK秀在湖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落下帷幕,“湖南戲曲進校園”發布儀式同步舉行。
這場覆蓋長沙全城、橫跨秋冬兩季的文化盛會,為青年戲劇人搭建了夢想舞臺,更以“城市即舞臺”的理念,為湖南文化強省建設注入活力。
青年競演輻射全國
校城融合共育新機
本屆戲劇季規模創下歷史新高,青年競演板塊影響力持續擴大,成為全國青年戲劇創作的重要風向標。
活動吸引來自26個省份、41所高校的青年創作者踴躍參與,其中有22所專業藝術院校,共招募72個青年劇團,收到原創投稿作品281部,數量和質量較往屆均實現大幅提升。
經過5位業內資深導師的嚴格評審與多輪遴選,12部優秀作品突出重圍晉級決賽。在觀眾票選與導師評審相結合的機制下,最終評選出年度最佳劇目、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演員和最具孵化潛力獎五大獎項。
作為高校參與最深、校城融合度最高的一屆,湖南師范大學等院校持續提供專業支持、人才資源與學術視野,讓“學校培養”與“城市舞臺”形成強大合力。這種由高校、院團與城市共同完成的文化生態,讓青年創作與城市精神形成一次“雙向奔赴”,讓長沙的戲劇季更具厚度,也更具生命力。
傳統創新雙向賦能
戲劇融入城市肌理
閉幕式現場,“湖南戲曲進校園”發布儀式成為一大亮點:未來三年將開展五大行動,面向省內高校推出《湖湘經典藝術賞析》系列講座和選修課程,構成“名家課堂、劇目觀摩、社團孵化、應用實踐”四位一體的藝術普及模式。
湖南師范大學美育發展與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吳修林表示,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推動傳統戲曲藝術系統融入中小學美育課程,探索“以戲育人、以美潤心”的教育新路徑。
現場舉行的院團與高校合作簽約儀式,進一步推進校團協同育人機制建設,讓青年學生有更多機會近距離接觸戲曲藝術、參與實踐教學。這一舉措與湖南近年來推動的“湖湘戲曲民歌數智化保護利用工程”一脈相承,為地方戲曲培養后備人才,助力祁劇等19個湖南地方劇種的保護傳承。
“長沙的戲劇,不止在劇場,更在街頭、在生活?!薄按髱煂φ劇杯h節中,著名京劇演員王珮瑜、中國民營演出協會副主席張力剛、著名戲劇制作人袁鴻、上海一臺好戲創始人劉漢坤圍繞“戲劇在長沙——從麓山出發,讓世界看見”主題深入交流。嘉賓們一致認為,長沙在“小劇場”計劃推進中形成了鮮明的城市戲劇氣質,“戲劇巴士”“快閃演出”等創新形式讓藝術走出劇場、融入街頭,真正實現了“全民共享”的文化體驗。
政策護航生態成型
戲劇之城蓄勢生長
從第一屆十幾個大學生劇團的嘗試,到如今橫跨秋冬、覆蓋全城的藝術盛會,岳麓山青年戲劇季已成為長沙最具代表性的青年文化品牌之一,也成為湖南培育青年文藝力量、打造文化新高地的重要舞臺。
近年來,湖南持續推動文化強省建設,把戲劇藝術納入青年文藝創新與公共文化體系建設的重要方向。省文旅廳與長沙市提出實施“100個小劇場計劃”,以三年行動推動優質演藝空間下沉社區、融入街區生活,讓市民在家門口感受戲劇之美。
長沙提出“城市即舞臺”的理念。湘江新區率先將這一理念落地,通過公共空間改造、青年創作者扶持、院校與院團協同,逐步形成“文化生產—人才培養—市場轉化—市民共享”的全鏈條生態,讓戲劇真正融入城市肌理。
社交媒體上,“岳麓山青年戲劇季”話題持續發酵,網友們紛紛點贊“更大膽、更年輕”的舞臺設計,感嘆“長沙的戲劇氛圍真在變濃”。數據顯示,這場從劇場出發的文化行動累計吸引超25萬人次觀眾、200多萬市民游客參與,有效帶動文化消費增長與城市活力提升。
在“100個小劇場計劃”等政策護航下,長沙這座以文化為底色、以青年為靈魂、以創新為驅動的戲劇之城正在蓄勢生長。
(文/王晗)


湘公網安備:43010302000524號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