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热线视频只有这里最精品_欧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不卡视频一区发布_日韩欧美亚洲日产国产

解讀“決勝全面小康 做實兜底保障”
時間:2020-05-29
    嘉賓:
    摘要:
    • 1.介紹民政在脫貧攻堅方面所做的工作及成效。

      2.介紹民政在提升兜底保障幫扶和救助能力的舉措。

      3.介紹民政在確保兜底保障“不漏一戶”“不落一人”方面的有力舉措。

      4.介紹民政給予特殊困難群體的特殊關愛。

    訪談實錄
    • 介紹民政在脫貧攻堅方面所做的工作及成效

      主持人:各位網(wǎng)友大家好,歡迎大家走進湖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wǎng)站推出的在線訪談欄目。今天,我們非常榮幸為廣大網(wǎng)友邀請到了湖南省民政廳副廳長陳慈英,圍繞很多人關心的“脫貧攻堅社會救助兜底保障”話題跟大家在線交流。

      主持人: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民政工作要“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請問在聚焦脫貧攻堅上,湖南民政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樣的成效?

      陳慈英:全省民政部門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將兜底脫貧攻堅作為民政工作重中之重加強研究部署,從民政部門職責出發(fā),聚焦農村貧困人口中的特殊困難群體,進一步完善制度,健全機制,強化措施,精準施策,精準發(fā)力,扎實做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省民政廳在全省脫貧攻堅考核中連續(xù)多年都評為優(yōu)秀,在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一是不斷完善政策制度,制定貧困家庭中重殘重病人員以單人戶納入低保、剛性支出收入扣減、低保漸退機制等低保政策,將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低保保障。二是提高城鄉(xiāng)低保標準和救助水平,連續(xù)三年納入省政府重點民生實事,2019年兩次提高農村低保標準,要求不低于3700元∕年,2020年達到4000/年。全省城鄉(xiāng)低保平均標準達到4505/年,較上年提高10%,月人均救助水平達到226元,較上年提高15.3%。全面落實兜底保障工作要求,將100.1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農村低保、農村特困保障范圍,所有縣市區(qū)均超過了國家貧困人口脫貧考核標準,貧困人口“兩不愁”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三是加強精準救助,出臺《湖南省社會救助家庭經(jīng)濟狀況核算評估辦法》,加強信息核對機制和平臺建設,開展工作試點,推進精準社會救助,做到新申請救助對象100%信息化核對,在保對象信息化核對達到100%以上。在精準救助工作的助力下,全省發(fā)放物價臨時補貼3.4億元,開展社會救助家庭經(jīng)濟狀況信息核對400余萬人次,實施臨時救助、流浪救助90.7萬人次。四是持續(xù)推進農村低保專項治理,全面推動形成“五級書記共抓專項治理”的強大合力,重點解決“漏保”“錯保”等問題,做到應保盡保,應退盡退。“五級書記共抓專項治理”的經(jīng)驗做法在全國推介,《中國紀檢監(jiān)察》進行了專題報道;我省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在國家扶貧日組織的脫貧攻堅論壇上作經(jīng)驗介紹。五是抓好福利慈善幫扶工作。整改養(yǎng)老機構風險隱患2459個,新增養(yǎng)老床位4.7萬張。建立村級兒童之家2.58萬個,配備兒童主任2.9萬名,關愛服務農村留守兒童64萬名。慈善系統(tǒng)線上線下募集近10億元,慈善援助500多萬人次。

    • 介紹民政在提升兜底保障幫扶和救助能力的舉措

      主持人:我們知道,要發(fā)揮好兜底保障作用,需進一步提升兜底保障幫扶和救助能力,請問在這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陳慈英:我們堅持“精準救助”“精準幫扶”的原則,對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對象采取多種措施,加大幫扶力度,切實解決其生活、生產方面存在的困難。一是落實救助政策。指導各地根據(jù)《關于印發(fā)〈關于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中切實做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實施方案〉的通知》(湘民發(fā)〔201838號),制定細化重殘重病單人戶納入低保、剛性支出收入扣減、低保漸退機制等政策,將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低保范圍。推進兜底保障對象救助幫扶長效機制建設,建立一戶一檔,明確幫扶責任人、幫扶內容和措施,做到一戶一策。二是指導村居幫扶。強化村(居)班子力量建設,舉辦全省“領頭雁”示范培訓班,對全省150名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進行示范培訓。以村(居)委會為基礎建立幫扶機制,充分發(fā)揮兩委作用,發(fā)動兩委干部、黨員、村民小組長對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對象實行生活幫扶。三是抓實社工幫扶。積極加強基層民政經(jīng)辦能力建設,探索推動民政工作專業(yè)化,每年從社會救助資金中拿出2%開展政府購買服務,向全省提供相關培訓、督導及評估支持,全面推進鄉(xiāng)鎮(zhèn)(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項目。目前全省122個縣市區(qū)已實現(xiàn)社工站全覆蓋,共有超過1900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建立了社工站,近4000名社工經(jīng)過崗前培訓順利上崗。四是引導社會幫扶。鼓勵和引導社會組織、志愿者、愛心人士與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對象結對幫扶。在19個貧困縣的152個貧困村開展“光明行”、“甜蜜行”、“希望行”、“農技行”、“牽手行”五個脫貧攻堅專項行動,先后3次組織450余家省級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行動。五是倡導鄰里互助。突出鄉(xiāng)村治理,制訂村規(guī)民約和寨民公約,引導村民互幫互助、共建共治、同心同行,發(fā)揮村議事會和組(寨)小組的作用,將“微治理”積分到項、細化到事、評議到戶,形成良好的鄉(xiāng)村風氣,幫助解決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對象日常生活照料問題。

    • 介紹民政在確保兜底保障“不漏一戶”“不落一人”方面的有力舉措

      主持人: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xiàn)之年。社會救助兜底保障中,會采取哪些措施來“兜”住最困難群體,“保”住最基本生活,解決貧中之貧、困中之困的問題?

      陳慈英:我們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政治擔當,切實履行政治責任,做實做細兜底保障工作,織密織牢基本民生安全網(wǎng),確保兜底保障“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堅決打贏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攻堅戰(zhàn)。一是深入查擺問題,積極完善機制。扎實開展民政領域脫貧質量“回頭看”,全面排查問題短板,堅決整改落實,健全主動發(fā)現(xiàn)機制,完善監(jiān)測預警機制。緊盯在保對象、未脫貧對象、脫貧監(jiān)測對象、邊緣困難群體、突發(fā)臨時困難群體等重點對象,通過與扶貧等部門線上數(shù)據(jù)比對、省市縣三級家庭經(jīng)濟狀況核對平臺核對、縣鄉(xiāng)村組織入戶摸排等方式,全面摸清困難群眾底數(shù),按致貧致困原因分類建立臺賬和數(shù)據(jù)庫,動態(tài)掌握其基本生活狀況,及時將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社會救助范圍,做到應保盡保、應兜盡兜。二是提高救助標準和救助水平。全面落實重點民生實事,從20201月起,全省各縣市區(qū)農村低保標準不得低于4000元/年,救助水平相應提高。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按照不低于當?shù)氐捅藴实?/span>1.3倍發(fā)放。密切關注物價變動情況,落實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lián)動機制要求。三是落實核算辦法,推進精準救助。要求全省民政部門根據(jù)《湖南省社會救助家庭經(jīng)濟狀況核算評估辦法》,細化本地救助申請家庭收入和財產核算辦法細則,大力推進精準社會救助,力爭2020年本地區(qū)50%以上的縣市區(qū)啟動實施精準救助。進一步健全居民家庭經(jīng)濟狀況核對機制,建立完善省、市、縣三級核對平臺系統(tǒng),實現(xiàn)部、省、市、縣四級互通,人車房款四位一體的居民經(jīng)濟狀況信息大數(shù)據(jù)歸總和運用,做到社會救助,“凡進必核”和“動態(tài)管理”兩個100%信息化核對。推進社會救助由“評議為主、核算為輔”向“核算為主、評議為輔”轉變,“分類分檔救助”向“精準差額救助”轉變。四是強化臨時救助,防止返貧致貧。充分發(fā)揮臨時救助作用,優(yōu)化簡化審批流程,防范化解返貧和致貧風險。特別是疫情期間,對新冠肺炎患者及其家屬存在生活困難的第一時間給予救助,對生活出現(xiàn)重大困難的,提高臨時救助標準,及時幫助解決生活困難。對在家隔離接受醫(yī)學觀察人員或疑似患者,及時上門發(fā)送米、菜、油等生活物資。鄉(xiāng)鎮(zhèn)、街道建立臨時救助儲備金制度,充分發(fā)揮鄉(xiāng)鎮(zhèn)、街道臨時救助主體作用,依托其加強臨時救助力度,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加大救助力度。今年14月,共實施了臨時救助55萬人次,有效助力防止返貧致貧。五是主動對標對表,抓好問題整改。對標對表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中央和省脫貧攻堅考核等發(fā)現(xiàn)的問題,結合低保專項治理、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整治,重點整治“脫保”“漏保”“政策不落實”等問題。按照“一個問題、一套方案、一名責任人、一抓到底”的要求,形成任務清單,納入“一單四制”管理,確保整改落實落地。

    • 介紹民政給予特殊困難群體的特殊關愛

      主持人:綜合解決兜底保障對象“兩不愁三保障”問題既需要加強社會救助兜底保障,也需要給予特殊困難群體特殊關愛,這方面將采取哪些舉措?

      陳慈英:一方面,要推進應兜盡兜、推進應養(yǎng)盡養(yǎng)。加強農村低保與扶貧開發(fā)政策有效銜接,實施救助家庭收入和財產財產核對實行醫(yī)療、教育、就業(yè)等剛性支出扣減,完善重病重殘困難對象“單人保”政策。建立特困供養(yǎng)標準動態(tài)調整機制,推進基本養(yǎng)老服務、高齡津貼、補貼市縣全覆蓋,開展特困人員生活能力評估,加強分散供養(yǎng)特困人員照料護理服務,全面實施特困供養(yǎng)服務設施提質升級三年行動,改造敬老院護理型床位1.5萬張,確保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員集中供養(yǎng)率穩(wěn)步提高。關愛保護農村留守老人,建立定期探訪制度,開展委托照料服務,確保平時有人監(jiān)護、生活有人照顧、生病有人陪護。另一方面,要推進應扶盡扶、應幫盡幫。繼續(xù)組織實施社會組織進千村幫萬戶“萬千萬”工程,開展“光明行、甜蜜行、農技行、希望行、牽手行”5個專項扶貧行動,重點幫助困難群眾治療白內障、糖尿病等常見多發(fā)疾病,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積極引導志愿服務組織參與脫貧攻堅,有效整合社會資源,發(fā)展脫貧攻堅志愿服務項目。堅持以縣為主、鄉(xiāng)鎮(zhèn)(街道)牽頭、村(社區(qū))落實機制,聯(lián)合財政、扶貧等10部門建立長效幫扶機制,開展“戶幫戶親幫親互助脫貧奔小康”活動,完善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關愛服務體系,落實孤兒、事實無人撫養(yǎng)兒童生活保障政策,完善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通過發(fā)揮相關部門救助制度合力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多措并舉關愛幫扶特殊困難群體,保障脫貧工作質量。

    網(wǎng)友提問
    • 七八個星天外

      請問在聚焦脫貧攻堅上,湖南民政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樣的成效?

      2020-05-29 11:02:29

    • 兩三點雨山前

      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xiàn)之年。社會救助兜底保障中,會采取哪些措施來“兜”住最困難群體,“保”住最基本生活,解決貧中之貧、困中之困的問題?

      2020-05-29 11:03:30

    • 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綜合解決兜底保障對象“兩不愁三保障”問題既需要加強社會救助兜底保障,也需要給予特殊困難群體特殊關愛,這方面將采取哪些舉措?

      2020-05-29 11:04:0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新县| 康平县| 扶绥县| 达尔| 阿坝县| 疏勒县| 西和县| 饶阳县| 东海县| 沅江市| 壶关县| 庆阳市| 襄城县| 偏关县| 泸西县| 和平县| 麟游县| 鹤壁市| 晋中市| 永定县| 汶川县| 武穴市| 城市| 日土县| 武清区| 沐川县| 荔波县| 廊坊市| 康平县| 新兴县| 乌兰县| 乐昌市| 德化县| 洪雅县| 大邑县| 秦皇岛市| 黄浦区| 灵石县| 东乡县| 南川市| 攀枝花市|